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48篇
  免费   1322篇
  国内免费   2785篇
林业   3049篇
农学   3852篇
基础科学   2087篇
  4347篇
综合类   7503篇
农作物   1521篇
水产渔业   1086篇
畜牧兽医   3160篇
园艺   908篇
植物保护   1642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1003篇
  2020年   924篇
  2019年   845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946篇
  2016年   821篇
  2015年   1070篇
  2014年   1115篇
  2013年   1386篇
  2012年   1601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716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413篇
  2007年   1348篇
  2006年   1410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13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540篇
  1999年   639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425篇
  1994年   418篇
  1993年   382篇
  1992年   312篇
  1991年   269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86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97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指出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和积极进展,但同时我国国家公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环境资源保护及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景区划分混乱及配套设置薄弱、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治理机制不严格等。特别是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更是反映出我国国民对于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问题。为此,提出了通过签订保护地役权、分区建设、多方合作、联合发展及完善治理体系等四大措施积极推动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992.
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制度与组织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浙江省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两大体系的建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组织作保障。文章在论述影响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制度与组织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浙江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制度和组织,提出了如何加强制度与组织建设以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93.
将筛选出的JP15、JP13和JP7共3个杨树无性系进行育苗试验,结果看出:①3个杨树无性系其生长期均比对照长1~2个月;②扦插成活率除JP7较差外、JP15与JP13均高于对照,达95%以上;③在育苗密度上,以40cm×60cm为最好,不仅苗木整齐,且壮苗合格率达80%以上。在试验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杨树快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兴安落叶松落叶量和幼苗发生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化成  杜亚娟 《林业科学》1993,29(4):298-306
采用野外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原始老龄林下兴安落叶松的更新条件。在所研究的四种林型的兴安落叶松原始老龄林之间,更新差别表现在下种、发芽和存活三方面。种子年时,老龄林下种量每平方米达到300-1000粒,各林型落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赤杨落叶松林→丛桦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一年中的幼苗发生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萌发主要在6月,幼苗死亡主要在7月,而8月份幼苗种群变化较小。从有利于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存活的方面来说,各林型的顺序是:丛桦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赤杨落叶松林>草类落叶松林。这个顺序主要取决于土壤表层的湿度,即土壤湿度越大,发芽数和存活数越多。  相似文献   
995.
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水分条件下盆栽苗木和大田幼林为材料,对土壤水分与毛白杨蒸腾耗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蒸腾耗水量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与蒸腾耗水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土壤水分状况还影响蒸腾节律;蒸腾耗水量因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供水历程、气象等因素而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96.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ime processes of solar radiation and sap flow, sap flow velocity (SFV)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effective solar radiation (ESR)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ynchronously monitored for one year in the Beijing Western Mountains by using a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 (TDP) system and 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hanges in diurnal characteristics of ESR and sap flow in sunny days during three seasons. Starting times of sap flow occurred generally 1.5–3 hours later than those of solar radiation and there were small differences between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But peak times and stopping times of sap flow varied con-siderably with large contrasts in ESR. The duration of sap flow showed clear differences among the seasons owing to the variable rhythms of climate factors in Beijing. Fluctuation amplitude in the duration of sap flow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during the autumn but changed greatly during spring and summer. Changes in diurnal sap flow velocity of both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Pinus tabu-laeformis were about 0–3 hours later than those of ESR but with the same configuration. The start of sap flow was mainly induced by the sudden intensification of ESR (sunrise effect). Seasonal models of SFV indicated that a cubic equation had the best fit. It was more practical to simulate seasonal water consumption models of trees with ESR. In further investigations, these models should be optimized.  相似文献   
997.
蒸汽爆破后毛果冷杉湿心材的渗透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毛果冷杉湿心材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的渗透性, 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与对照材相比,毛果冷杉湿心材爆破处理后,径向、弦向的气体渗透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随着爆破压力、爆破温度和爆破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统计分析表明,不同爆破处理后的湿心材渗透性与对照材的差异均显著.湿心材渗透性的改善,主要是由于蒸汽爆破时产生的蒸汽压力使原本闭塞的纹孔膜产生了部分复位或纹孔膜遭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998.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徐燕  薛立  屈明 《林业科学》2007,43(4):88-94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性的差异有关.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COR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抗寒性和冷驯化是十分关键的;与气候梯度有关的基因梯度的分布说明寒冷地区的树种更为抗寒;多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为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基础.对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发现,Ca2 是低温下参与调节冷驯化应答机制中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的第二信使.未来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及代谢组学,气候变化对于植物抗寒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9.
乌桕优良无性系评选及可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收集的20个乌桕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经多年测产,评选出8个高产无性系,并进行了可配性试验,用无性系造林,宜选择葡萄桕(类型)混合种植。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